2019年,蚌埠市在全省率先推进全域智慧学校建设,覆盖六区三县875所学校、6292个班级,围绕着“智慧学校建设”以及“因材施教提升”两大工程,深化信息技术在教育各领域的应用,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推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教师队伍建设的融合,蚌埠市按照“边建设、边培训、边应用、分角色、分学科、分层次”的思路,全面推进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工程,形成新技术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打造高水平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支撑教育强国战略与教育现代化。2021年9月,蚌埠市入选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创新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蚌埠市强化顶层设计,坚持统筹推进,以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为抓手,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落脚点,以用促建、以用促研、以用促教,开展分层分类培训,组织多样化的教研实践活动,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提升教师技术素养与应用能力。
目前,全市已开展分层分类培训近2000场,开展全学科教学展示周、网络教研、网络研修、观摩活动等600余场,并为教师提供线上教研学习课程,将智慧学校应用能力纳入教师考核体系,覆盖2.4万学科教师,其中乡村学科教师10109人,智能引领乡村学校与薄弱学校教师发展。
2021年,蚌埠市按照“真全员”、“真培训”、“真掌握”的原则,开展全市“智慧课堂达人”系列培训活动,以“讲、练、测”结合的方式,为教师从课前备课、课中授课、课后辅导等教学主要环节,重点梳理智慧课堂的功能应用,深度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路径。截至目前,蚌埠市已持续开展系列培训共124场,3000余名教师过关成为“达人”老师。
同时,遴选表现优异的“达人”老师,培养成为“智慧教学之星”,组建起一支强有力的骨干教师队伍,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持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基于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带领其他老师投身于智慧教学实践,以实际行动为蚌埠“双区”建设添砖加瓦。
创新“四赛”,开展教师智能研修
为提升教师在不同领域的专业能力,蚌埠市打造教师“四赛”(赛上课、赛命题、赛解题、赛成绩)模式,聚焦实战,以“研训结合”的方式,探索教师岗位研修新形式,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
“四赛”考核内容各有侧重:“赛上课”考核基于岗位、质量、课堂,按照有生上课的形式,考察教师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赛命题”则按照开放性命题或封闭性命题的形式,考察教师所任年级所任学科的命题能力;“赛解题”要求全体教师通过统一测试,考察教师课程标准的把握和所任学段学科的解题能力;“赛成绩”以教师所任学科各级统一质量检测学生学业成绩为依据,考察教师的教学业绩。
“四赛”将信息技术充分融入考核环节之中——“赛上课”以智慧课堂为依托,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流程,运用随机选人、即时评测等各项功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赛”出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赛”出个性化、精准化教学成果;“赛命题”借助线上组卷功能,通过上传自我编写的试题、选取题库中合适的习题、结合自我理解改编习题三个环节,考核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专注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
“赛”出成绩、“赛”出积极,“四赛”浪潮席卷全市,一批批勇于争先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教坛新星”、“教学能手”、“学科名师”。蚌埠市创新教研方式与路径,打造教师队伍建设“蚌埠模式”,加强教师专业化能力,深度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改革,从而实现区域教育向着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断前行。
通过一系列平台搭建,蚌埠市教师队伍整体业务水平稳步提升。截至目前,全市中小学校在职正高级教师18人,省特级教师59人,省教坛新星129人,同步围绕着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有6个课题成功立项为安徽省2021年度课题。
2021年9月,蚌埠市入选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这是继入选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以及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之后,蚌埠荣获的第三个国字头荣誉称号,全国同时拥有这三项工作试点称号的仅有北京市海淀区和蚌埠市两个区域。
自2018年起,教育部开启了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以期推动教师在“互联网+”时代主动适应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信息化教育教学。蚌埠市入选第二批试点区域,不仅是对近年来蚌埠深化教育信息化改革实践的肯定,更是全市进一步推深做优智慧教育的重要契机。
立足智慧学校建设已有成效,围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要求,蚌埠市将聚焦教师智能教学助手应用、未来教师培养模式创新、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乡村学校教师发展、教师培养与发展测评体系建立等内容,积极开展相关工作,通过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解决区域内部学校之间、城乡之间教育不均衡难题,最终打造人工智能助推教育高质量体系建设的蚌埠样板。
12月29日
蚌埠市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推进会
将在江淮智慧教育研究院盛大举行!
届时,蚌埠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将正式启动
敬请关注!
来源: 互联网教育国家工程实验室